图片来源于网络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陶晓宇
天上突降250万元的巨款到你的账户,拿还是不拿?正确的答案:不能拿!不拿能是“拾金不昧”,而拿了就落个“不当得利”!
一字之差汇错巨款
唐女士是浙江湘和进出口有限公司出纳,前不久,她一不小心竟错将250万元货款汇入了他人卡中。
事情是这样的。当天下午一点多,唐女士准备将250万元货款发给一位姓朱的客户。谁知,由于网银里收藏的收款方太多,她一不小心选错了一名客户,这两名客户名字就差了最后一个字,而卡号的末四位数居然也一样。直到打印回单时,才发现汇错了对象。公司老板还在出差,唐女士没有商量对象,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急中生智的唐女士想到了银行,她连忙致电开户的农业银行钱清支行,把事情经过向该行客户经理作了介绍。客户经理邵鹏飞一边安慰客户,一边记下误收唐出纳货款的朱会计的卡号和名字。
理性归还巨款
这边唐女士急得不可开交。那边,朱会计的账户上却莫名其妙地多了250万元。不过,正当他不知所措时,他接到了农业银行钱清支行打来的电话。电话里,银行客户经理邵先生告诉他,账户中多出来的一笔款子,是别人操作失误才汇到他的账户的。
朱会计不慌不忙地表示,会尽快核实款项,确定属实后会立即归还,并表示,因为自己网银过期,需要去网点柜台办理。
这下,唐女士一颗悬着的心方才落地。她表示,因为自己操作不当,给朱会计添了麻烦,因此将亲自登门拜访,并希望朱会计支持,一起赴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朱会计当即愉快地答应,表示不是自己的钱财不能拿,应该物归原主。
就这样,两个小时后,250万元巨款又回到了浙江湘和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账户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念之差两种结果
那么,像这样账户里突然多出一笔巨款,到底还还是不还?答案是明确的:还掉是理性的,不还有可能引火上身。
一念之差有可能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一是及时还掉,人称拾金不昧;二是真当成天上掉馅饼,不还甚至使用,那就是“不当得利”民事行为,甚至有可能上升为“非法侵占”。
柯桥乾盛律师事务所申铁旗律师告诉记者,案件的焦点问题应当集中在最初的250万元汇入朱会计账户的行为,该行为是一个典型的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这个案例中,朱会计和唐女士已形成不当得利之债,朱会计是不当得利的债务人,唐女士是不当得利的债权人,唐女士可以向朱会计协商主张还款,或通过不当得利之民事诉讼要求朱会计返还250万元利益。初始行为未构成犯罪, 但如果知情的情况下拒不归还,则由原来的民事问题上升为涉嫌非法侵占的刑事行为。而作为受害人,如果协商不成则可以报警,以防财产损失。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