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银保监局局长讲述当地金融不平凡的十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记者 王林

从创新中国最北自贸试验区区内金融产品,到以优质金融服务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从打造金融扶贫样板工程,到强监管稳外贸措施……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走过十年探索,继续砥砺前行。

今天,来自黑龙江、广西、宁夏、厦门四省(区、市)银保监局的党委书记、局长共聚“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分享当地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来的发展。这也是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场。

在拥有“桂字号”农业品牌的广西,小甘蔗挑起了乡村振兴的大担子,在全国1500万亩的甘蔗种植面积中,广西占了1150万亩。而从甘蔗种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全覆盖。“实实在在为广西糖产业撑起了保护伞。”广西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任庆华介绍,截至目前,该产业累计贷款余额超过460亿元,获得保险风险保障超10亿元。

而这只是该局探索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广西模式”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6月末,广西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879.57亿元,是2021年末的3倍。农业保险保障农户户次从10年前的27万增加到407万,保障金额比十年前翻了近4番。

“努力让农民心中有底”,任庆华这样解释当地保险“工具箱”不断丰富的目的与意义。

而在农业大省黑龙江,黑龙江银保监局也通过引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聚焦服务“三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加强金融供给和服务,助力让“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该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柱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当地提供备春耕贷款1637.01亿元,同比增长32.08%。同时提前筹措秋粮收购信贷资金,避免农民“卖粮难”。

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还体现在制造业领域。在厦门,金融正助推当地打造金融科技之城。厦门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晓明说,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年均增长2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占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5.0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39.24%。十年来厦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78倍,民营企业贷款有统计以来增长45%。

实际上,“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厦门,是我国唯一“海丝”与“陆丝”无缝对接的海陆枢纽城市。孙晓明说,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自贸区、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再到今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厦门银行业保险业一直致力于服务企业对接国家战略,助力“大厦之门”越开越宽阔。她介绍,截至6月末,支持与RCEP国家投资贸易余额302.4亿元,较RCEP生效时增长80.66%。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达30.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银行保险业也在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防范风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推出缓缴保费、调整还款安排等政策,推出“关爱保”专属团体保险保障方案,扩展感染新冠相关保险责任,帮助企业构建风险防控屏障。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广发银行助企纾困减费让利超过10亿元。

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量质齐升,还是老百姓得到金融发展红利与实惠,都离不开金融监管强化力度的提升、离不开金融风险底线的坚守。王柱用一组数据表明了当地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实质进展。近十年,当地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911.1亿元,组建了131家债权人委员会,帮扶重点企业缓释债务风险366.9亿元;推动辖内32家P2P网贷机构全部清退,清退不规范保险中介机构1807家。在广西,当地银保监局推动化解银行业不良资产3200多亿元,任庆华介绍,今年6月末银行业不良率降至1.25%的历史低位,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

“这十年是宁夏金融监管强化提升力度最大的十年。”在宁夏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唐智杰看来,坚持强监管、严监管态势,切实做到守底线、保平安,才能营造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金融共生环境。

而强监管、严监管也为当地金融发展创造更大可能,唐智杰介绍,十年来宁夏各项贷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速达10.77%,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3.1个百分点,存贷比高达113.9%,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用他的话来说,“盐池模式”“扶贫保”等金融扶贫样板工程已成功翻越脱贫路上的“六盘山”。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

责任编辑:潘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10-10 02:44
下一篇 2024-10-10 04: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