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和董宇辉再次遭遇饭圈文化冲击?高徒佳品能否接住泼天的富贵?饭圈文化的背后是人性的丑陋还是信仰的缺失?从饭圈化综艺到贩卖焦虑的教培,资本“无序扩张”是必然还是偶然?面对过剩的经济环境,我们是否应该思考社会文化环境能否让人们充分地释放天性——人性?
注:文章略长,嫌啰嗦的可以直接跳到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评阅。
东方甄选再次遭遇饭圈文化背刺,高徒佳品能否乘势而起?
12月11日晚间,高途佳品的直播间被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的丈母娘(董宇辉粉丝)给刷屏了。起因是丈母娘喜欢的吉林之行视频小作文被东方甄选的小编反复解释为团队作品,这让粉丝们老大不高兴。她们再次情绪上头,用冲入竞品高徒佳品直播间的方式向东方甄选管理层示威,要求公司重视董宇辉、不要卸磨杀驴。
其实在2022年董宇辉刚火起来没多久的时候,“粉丝”们就不断“骂退”东方甄选的其他主播,要求只看董宇辉直播。在2023年春节后董宇辉休假十多天的那段时间,更是有广泛传言说东方甄选亏待了他,他可能被逼出走。事后俞敏洪和董宇辉都公开表示他们对于奖励已经做了很好的落实,也都很相互珍惜。
东方甄选和董宇辉自火起来一年多来,不时有各种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广泛传播。东方和董借助网友们的喜爱,从鲜为人知到天下皆知,走的其实就是董宇辉个人品牌的“造神”之路。然而对于东方甄选来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一直都有大量的“自来水”粉丝活跃地造势影响了东方甄选的一些经营决策。
作为教培政策的“牺牲品”,无论是新东方还是高徒教育等在2021年、2022上半年到了悲惨的境地,但正是董宇辉现象的绝地反击,让他们又看到了希望。高徒佳品等之前的教培公司的直播间也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出现一个类似董宇辉的“神”,他们坚持了很久——应该比新东方还久——但现实情况却不甚理想。不过,这一次董宇辉丈母娘的“反叛”,让他们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虽然热度维持不了多久,但只有不屈的坚持,才能等待幸运降临他们。佛渡有缘人,只要他们自己坚持了才有希望——这是我们一贯认可的价值观,它给了人们希望,也给了已经上位人更多的压力。
董宇辉在一个讲座上回应他的走红是偶然还是必然时说:“能力决定下限,机会决定上限”。高徒佳品的主播们也许有董宇辉那样的才华,但他们能否还有董那样的机遇却很难说。董的传奇是知识内容的力量,还是偶像饭圈文化的又一次“造神运动”?高徒佳品们如何才能为自己创造机会承接下一次“泼天的富贵”呢?
物质消费过剩,精神消费荒芜,饭圈文化反映出社会信仰危机
就像东方甄选的粉丝们说的那样,经济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更重视的是董宇辉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而不是他兜售的那些商品。人们为什么愿意去东方甄选直播间购买商品,真的只是那些商品物美价廉吗?肯定不是,追求品质凑合、性价比更高的人群都去拼多多了。是董宇辉说教的知识内容比其他的“鸡汤文学”高出很多层次吗?应该也不是,虽然《读者》等书刊线下发行的少了,但各种网络媒体每天都给公众供给了满满的早晚情感问候。
董宇辉和东方甄选能兴起,靠的是以新东方和俞敏洪多年沉淀下来的品牌人设底蕴为基础,由丈母娘群体“自来水”式的喜爱才广泛传播,以致成为今天甚至能背刺东方甄选的饭圈式文化。东方甄选和董宇辉的举动契合了迷茫困顿期焦虑内卷的丈母娘群体对未来的希冀——她们相信宏大的偶像标杆的力量——正如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塑造标杆人物一样。
从2021年5月份的“倒奶事件”开始,饭圈文化就不断遭受雷霆之击。从2018年的“偶像练习生”,到2021年5月份的“青春有你3”,娱乐圈造星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高潮迭起。然而这些被称为资本驱动的综艺节目,一路走来就争议不断。一边有人质疑资本收割韭菜,一边有人为年轻一代的偶像崇拜争辩,也有不少人深思这个社会现象背后的信仰危机。
我们在迷茫期能有董宇辉这样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标杆是值得庆幸的,但过于沉迷董宇辉并造成了一次次的舆论风波,丈母娘群体的所作所为已被称为饭圈文化对直播带货的反噬。这样的现象背后是否反映出我们社会的信仰危机——不是没有信仰,而是要么信仰被漠视,要么就是信仰太敏感或盲目。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 《双城记》
在电影《我本是高山》中编剧们想推崇人性善意的光辉,却被舆论反复敲打提醒缺失了信仰的力量。人们不愿意相信已经被最高权威认证过的标杆,被新的作品解读为只有人性的善意光辉。有些人还认定了只能有醉酒汉,不能有醉酒婆。
然而,在阿里GWY集体献血事件的后续调查中,澎湃新闻的深度采访报道又竭力让人们相信真的只是普通人家的真情竭力求救和热心人士齐心协力的救助,是众多人的人性善意光辉接力达成的生命大营救奇迹。当然,新闻报道中也“如实”地说了当事人存在一些人性的丑陋——为了纪念大难不死的奇迹,捏造公权力介入后的效果,让人因为迷恋权势相信后而关注,因为出圈惹争议而发酵。
皇帝威权遗留思想映射出不能有污点的明星偶像
宏大的进取型价值观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要接受道德的考验,对于有名气的明星、偶像或者网红,他们更要被逼迫着卖力表演他们有多努力,吃过多少苦才有今天。一旦成为了偶像或者网红,他们就开始有了偶像包袱,不敢表露真实的自己。所以,偶像们自己不下场去撕B,偶像的粉丝们就代为其劳了。所以,饭圈粉丝乱象是不是也跟她们崇拜的明星偶像装着、端着或被重重包装着有关系?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作为饭圈团体核心人物的明星偶像,他们要一直保持着高高在上。他们不能犯错,即使错了也要像古代的皇帝那样假惺惺地下罪己诏,这样才能让他的拥护者们继续信任他,认可他的合法地位。中国文化中的偶像就像至高无上的权威者,是不能有污点的。我们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中会有蔡徐坤现象和吴亦凡现象,当然还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被封杀了的其他明星、偶像或者网红们。
越是在具有威权文化传统的国家里,人们越喜欢造神一样的偶像,也更喜欢用道德代替法律规则去审判他人。在这样的威权文化——或者说是管教文化——侵染下的人们,从小时候上学开始就被教育引导其成长为模范标杆。社会认同道德高尚的模范标杆,不允许他们的私生活有瑕疵。
但人总归是有本我的属性无法逃脱的,自我和超我无法脱离本我孤悬空中。从封建礼教解脱出来的人们,虽然开始认可人性的解放,但还是无法摆脱文化传统的惯性。社会舆论总是被主旋律引导相信崇高信仰和道德模范的宏大力量,而不愿意去宣扬人性光辉或丑恶的真实。这其实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去做圣人、做伟人,即使不能做到,也要成为圣人和伟人的绝对服从者。这就导致了独立人格、返璞归真的人性难以为社会所包容。
物质过剩,信仰缺失,歪打的道德批判代替了法治的精神,让社会丧失活力
其实,也许从“打投倒奶”事件那一刻开始,我们的社会经济就出现了类似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的物质上的“过剩”。我们在这里不讨论为什么物质上会过剩,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才能走出“过剩”,倒奶事件是否和我们如何走出过剩经济有关系。
还记得倒奶事件发酵而被批判时引用得最多的依据吗?
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该法第一条就规定,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却有人将浪费当成了一种习惯。大批的牛奶被倒,背后是以浪费为代价的吸金牟利,不仅是对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对我国法律的亵渎。
——赵庆沣律师 《“打投倒奶”事件回顾:为给偶像投票,粉丝把牛奶成箱倒入臭水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浪费肯定是可耻的,这绝对不会被我们的道德规范所允许,况且这已经是上升到了法律的道德规范。不过,奇怪的是人们只顾着抨击无序发展、祸乱经济秩序的资本,以及为打投而氪金消费而又不在乎那些酸奶而雇佣人力揭盖扫码投票的粉丝们,却忘了谁是倾倒酸奶、构成食品浪费的直接违法责任人。
这是法治的精神呢,还是道德的精神呢?社会舆论是因为同情那些直接倒奶的农民大爷大妈以及赚取可怜劳务费的组织者,所以才不追究他们的责任,而跳过这个直接去找背后的根源吗?我们确实很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啊,直接去找可恶的、“无序发展”的资本算账,确实能快速肃清社会的恶瘤,但这是不是又用了道德绑架要求他们必须尽善尽美呢?那骑自行车故意躺倒在汽车面前去讹诈的“老坏人”是不是也没错,而是造车的资本太坏了呢?
我们现在不是要再去回过头来追究当时的直接违法者的责任,而是应该反省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应该是我们的社会文化发展有些畸形了。
我们中华民族是勤俭节约的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只要能吃饱饭穿暖衣服就是盛世了。对饥饿的恐惧,不只是刻在我们的生物基因里,也深深地刻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里。无论社会多么繁荣,我们都有先哲看到繁荣背后的危机——无论是传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是锐眼发现《清明上河图》中的穷困人民的艰辛。我们时时刻刻惦记着不能贪图享受,时刻记着还有很多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和基因,但是不是也可能束缚我们从吃饱饭穿暖衣的盛世走向都能唱歌跳舞云游四海的盛世呢?
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伤心者不可以致功。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
——管仲 《管子·侈靡篇》
我们过于看重了建设和积累,看不惯富人的“侈靡”消费,认为他们没有同情弱者、可怜天下穷苦人的同理心,大肆铺张可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这样的“把禽蛋雕绘了再煮食,把木柴雕刻了再焚烧”的行为是不是很难理解?其实作为商人老祖师的管仲被称颂为千古名相,自然看到的比一般人更深远。我们现在不是在鼓励消费吗,两千多年前的管仲就那么做了。可惜现在富人们有钱也不敢露富消费了。穷人没钱消费,富人不敢大肆消费,经济就会陷入了一潭死水般的境地。
畸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制造了资本扩张的“无序”
我们就是之前苦日子、穷日子过得多了,一时半会还跳不出之前的思维桎梏。我们总认为锦衣玉食的富贵会让人丧失了进取心,但是不是也有人们太富裕了,思想认知上更追求人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了,而就不好管理了呢?
殊不知孟子早就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不是说富贵了不能去大肆消费,而是富贵了也不会迷茫了本心,就和贫贱了也还不改变自己的意志,面对威权也不屈服一样,始终保持人格的独立,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才是真正具备健全和独立人格的人。也许过往的漫长历史岁月里,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威武和贫贱就能让人倾倒伏拜了。我们羡慕富贵又嫉妒富贵,一旦自己有些富贵时也不敢表露,更不敢在富了后告知大家经济运转的真相——因为怕被被人说为富不仁。
资本都是追求利润的,这是他们的天性。追求利润本身是中性的,就像锋利的刀子是一把工具一样,社会经济机制把它用得好就会有好的结果,用得不好也会被其所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早日成为富人的希冀中,这也让资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能满足人们天性的门路。
哪里有缺失,哪里就有机遇,资本也会到哪里去创造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过去我们引进资本开设工厂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基本生活物资,当下敏锐的资本发现了人们在教育、精神生活和信仰方面的需求欠缺,就提供了相应的服务给人们消费。
但我们很多人的思想认知还停留在物质欠缺的时代里,资本开工厂制造面包牛奶就是好的,资本让人更多地求知(教培)、更多地崇拜性娱乐(对应偶像造星综艺)就是不好的,就是无序的。但面包牛奶造多了,被人倾倒了,不是资本的错,是倾倒牛奶的直接责任人的错!资本本身就是不断寻找机会、见缝插针的,他们的扩张本身不存在什么有序和无序,是我们畸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制造了资本扩张的“无序”!
人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饱饭穿暖衣,很多人越来越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享受,这是人的天性。我们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应该鼓励人们释放自己的天性,我们也不应迷恋于纯洁无瑕的偶像并总是尝试以他们为模范——这不符合任何人的本性。如果我们不愿意承认人性中有丑陋的一面,我们就很难发挥出人性的善意光辉的作用。我们不需要为了保持对虚假的偶像和权威的盲目崇拜,而编造类似罗刹海市那样的谎言。
希望无论是“阳春白雪”的崇高信仰,还是“下里巴人”人性光辉,从今以后都能以本真的面貌示众,而不是掀起一次又一次的舆论和社会经济风波。我们要形成崇尚本真,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空间,也只有这样社会经济才会有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结语
引用网友对于《董宇辉粉丝“叫板”东方甄选》一文的评论作为结语。
只觉得这群人可怕,狂热、极端,聚集在一起网暴他人,上世纪特定的烙印在这群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喊口号、扣帽子、发动群体性的批判、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东方甄选不管哪个主播、哪个视频底下都是她们的“守护宇辉”言论,此举何异于把她们的“女婿”架在火上烤呢?如果她们网暴成功,还会得寸进尺,以后有什么不满就这么闹。
是文案团队创作的就是文案团队创作的,他们非要捂嘴、篡改、仗势欺人,逼着“小编”辞职。然而这群网暴的人多有文化呢?把“CEO”写成“CE0”,“5200”写成“52oo”,感觉她们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倚老卖老、拜高踩低惯了,动不动就撒泼耍横的那群人。
表达喜爱的方式也很奇怪,追一个博闻强识的男主播,不是去读他推荐过的书籍,而是献祭一个“也许有”的女儿,主动物化自己的“女儿”,“隐身”“失声”的“女儿”,“拼命凸显自己”“聒噪”的“丈母娘”。
#新东方东方甄选董宇辉##阿董丈母娘##俞敏洪道歉##饭圈文化冲击东方甄选##本真如我,耀眼如金##资本的力量##文化环境#
淮上真人:淮上一布衣,江南踏浪儿。多年IT经验,文旅生活互联网创业者。热衷社会百态,民生福利,文体旅和科技前沿。认真,较真,纯真。欢迎关注交流互动共创,一起鸢飞鱼跃!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