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焦作中院” 可以订阅哦!
走起路来疾步如风,处理案件删繁就简,个性耿直恰似雷霆……提起山阳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廉玉光,同事们脑海里浮现的便是这样的形象。
2011年,年仅24岁的廉玉光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山阳区法院,先后在民二庭、政治处、办公室、立案庭、行政庭、民一庭工作,从内勤、助理审判员到首批入额并成为该院年龄最小的员额法官。今年,廉玉光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先进个人”,被焦作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优秀政法干警”,被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
廉玉光在追寻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始终不忘初心,像一个追逐梦想的风行者,以内心深处那种对法律朝圣般的虔诚,诠释着一名女法官对审判事业永无止境的热忱。
革命的一块砖
7年时间,廉玉光在山阳区法院换了6个部门,她经常开玩笑说:“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如此高频率的换岗倒也不是因为别的,恰恰是因为她的敬业。调整岗位时她就成了各个部门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不管在哪个岗位,廉玉光总是能把工作干得出彩。
2013年,廉玉光到办公室从事信息、调查研究和案例编报的写作工作。其撰写的《离婚协议约定赠与子女的效力问题》《司机被甩出车外后被本车轧死应否被认定为“第三人”》《患者住院期间坠落死亡的医院责任认定》等案例被《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选》采用;其编撰的《所有权能否足以排除强制执行权》《论〈执行规定〉与〈物权法〉之冲突与衔接》等调查研究文章,先后被《人民法院报》《公民与法》和《审判实务》采用。
在办公室工作期间,廉玉光分别被河南高院和焦作中院评为“案例编报工作先进个人”“网络阅评工作先进个人”等。
荣誉的取得总是与辛勤的汗水不可分割。2015年,廉玉光在立案庭负责民商事案件的立案工作,刚好赶上立案登记制改革,案件激增,这一年山阳区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增长了11.8%。随着案件大量涌入法院,面对大量的立案群众,廉玉光深知立案登记释明对于指导当事人行使诉权,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每天都要进行无数遍的立案登记释明工作。“与群众打交道就是这样,要耐心细致,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一点没讲清楚,他们就会很困惑,有的甚至三趟五趟往法院跑。”廉玉光对此深有体会。
自立案登记制推行以来,每天来法院立案的当事人排成一条长龙。为了不让当事人多跑路,廉玉光尽量提高审查材料的速度,水也顾不上喝,有时连上厕所的功夫都没有,一坐就是一整天。经常到了下班点,还有几个等了半天的当事人刚好排到,廉玉光就坚持把剩下的起诉材料接收、审查完。
每天面对大量的群众,进行成百上千遍的解释、说明,廉玉光一度得了咽喉炎,于是她就晚上回家喝中药,白天继续进行立案释明。“立案登记制是我们法院的一项重要改革,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司法公信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廉玉光认为这是法治的进步,作为一名法律人,即便得了病,她也很乐意做这样的事,用她自己的话说,大概这就是痛并快乐着。
“我为您的裁判点赞”
“法庭上最重要的角色是将要败诉的那个当事人”。在这一观点上,廉玉光和英国法理学家罗伯特·马加利爵士不谋而合。廉玉光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坚持“败诉方思维”,这样的坚持也成就了廉玉光两件引以为豪的事:发回改判案只有一件,信访案件为零。
廉玉光曾处理了一个小额诉讼案件,因为一审终审,原告王老太对判决结果不服,情绪激动,多次找领导反映问题。廉玉光接待王老太时,为她端茶倒水,平复王老太情绪。经过仔细劝说,王老太虽然对判决结果还不满意,但是却明确表示对廉玉光工作很满意。
经过廉玉光多次做被告工作,原告王老太与对方达成和解。为表示感谢,王老太专程买了橘子来到山阳区法院送给廉玉光。廉玉光以“分内之事不需要感谢”,拒绝了王老太。
廉玉光经常开玩笑说,法官是个得罪人的职业,总有一方要败诉,处理不好没准儿两头都要得罪。因此,让当事人胜败皆服就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标的额80万余元。开庭时被告郭某夫妻均未到场,考虑到该案涉案金额较大,结合案件事实,廉玉光担心案件有什么隐情,专门将该起案件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二次开庭,并再次通知被告郭某夫妻。
“我们官司输了,但是对你可没有什么意见。”郭某夫妻看到败诉的判决结果时这样告诉廉玉光。
碰到疑难案件时,廉玉光总是问了又问、查了又查,特别是从败诉方角度出发,分析案件的疑点与难点;每次碰到不配合工作的当事人,廉玉光就担心开庭的时候他们不来,总要劝很久:“如果你不来,你就失去了相关诉讼权利,无法维护你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作做到位了,当事人自然就能理解,廉玉光践行着这一理念,办了一件又一件法理情兼容的案子。
得益于在办公室材料写作的经历,廉玉光的裁判文书也比别人写得更有温度和说服力。一名律师给廉玉光发短信写道:“尊敬的廉玉光法官,我为您的裁判点赞……”
对廉玉光来说,当事人的事就是世间最需要耐心和包容的事。中午12点半以前在单位餐厅是见不到廉玉光的身影的。因为总是见不到廉玉光吃饭,同事们说她不食人间烟火,开玩笑叫她“廉仙女”。“廉仙女”晚上加班更是常态。廉玉光上班的第7个年头,还没有解决个人问题,这让亲朋好友和领导同事操碎了心,廉玉光却总是说“我还年轻,应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审判路上的青春速度
为推进案件繁简分流,2017年初,山阳区法院党组研究决定成立速裁团队,廉玉光被院党组确定为第一人选。从宣布速裁团队名单到成功组建,只用了两天。“我还年轻,不能怕吃苦,应该多去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就这样,2017年5月速裁团队成立,廉玉光开始到速裁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
工作中,廉玉光践行“案结事了人和”的工作理念,积极做好简易案件速裁工作。“速裁是我院工作的重点之一,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速裁理念发扬光大,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便捷。”廉玉光坦言,责任感是她干好一切工作的原始动力。
齐肩短发、风一样的脚步、快言快语……这些词语汇集在廉玉光身上,让人很容易与她办理的案件类型联系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字——“快”。的确,在速裁庭审理案件,在确保公正的基础上,就要突出一个“快”字。
每次审判前,廉玉光都要先进行调解,她曾一次调解成功18件案件。这些案件是有关逾期办证要求赔偿违约金的案件,18个原告起诉同一个被告。“考虑到涉及人数比较多,怕速裁效果不好,所以我决定先进行调解。”廉玉光说。于是,廉玉光三番五次地与原、被告沟通联系,不停地做双方工作,最终调解成功。
案件最多的时候,廉玉光一天审理十几件案件,庭排得特别满。2017年8月,廉玉光审理一起民间借贷案,由于当天开庭非常多,于是该案排到了下午5点。“这件案件的证据特别多,双方当事人对还款数额争议比较大,所以庭审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左右。”廉玉光回忆道。庭审结束后,她没有着急让双方当事人离开,而是继续给他们做工作,苦口婆心地进行调解。“要不是看你这么辛苦,这么晚了还开庭审案子,我才不接受调解呢。”被告说。
正是这种担当、责任、奉献的精神,廉玉光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据统计,2017年全年,她共办理民事案件327件,行政案件119件;2018年,她共办理案件641件,结案555件,无一件改判或发回重审,无一件信访案件。
廉玉光是个非常认真仔细的人,不论什么案子,都一定要把事实查清、把法讲明、把理讲透,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程序审理案件。在书写判决书时,廉玉光总是反复阅读,生怕有任何差错。她笑着说:“对于判决书我总是很仔细,前前后后得看好几遍,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直到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才敢下发。”
作为速裁庭的一员,廉玉光手中的案子就像一茬茬的麦子,每天有审结的案件,也有新收的案件。对每一件案件,她都认真处理,从不喊累。“干法官没有不累的,但整天抱怨工作太累的法官是当不了好法官的。”廉玉光说,连着开庭确实很累,但也很充实。
在廉玉光看来,主持庭审时,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是追求真相、明辨是非;敲击法槌时,要知道自己是在用良心作出公平的裁判;合上案卷后,要知道自己已倾尽全力、问心无愧。这就是公正。
“法官不是官,法官不能高高在上,但法律精神要高高在上。”正是秉持这样的职业理念,廉玉光以‘公心’审理每一起案件,用‘诚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在情与法之间,执着地坚守着一名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努力把每一起案件办理得扎扎实实,无愧于民。
法官是说话的法律
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说话的法律。对于说什么、怎么说,廉玉光有一套独特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山阳区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逐年递增,当事人更是来自全国各地。“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巨大的方言差异容易造成与当事人的沟通障碍。廉玉光刚上班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件事,庭里的老庭长操着一口地道的焦作方言和一名外地的当事人困难地交流,其间书记员还不时地充当着翻译。
廉玉光就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自己说得一口标准普通话,还要求庭里的书记员工作期间都要讲普通话。“一是为了方便沟通,二来也是为了避免当事人认为法院偏袒另一方,对我们产生不公正的想法。”
在工作中,廉玉光发现自己的案件调解率不是很高,于是她就多处“取经”,向院里的调解能手学习,终于让她发现一件不得了的事。原来,讲方言可以提高调解率。于是廉玉光又总结出来一个办案“偏方”:方言是日常的,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时,法官使用方言容易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
什么时候讲普通话,什么时候讲方言,在廉玉光看来也是有技巧的。
廉玉光手里有两件案件是同一个被告顾某,经过两次送达传票都没有成功,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终决定第二天对案件进行公告送达。2018年3月12日晚上9点,廉玉光刚加完班离开单位,在本院工作群里看见执行干警抓住了一个被执行人,无巧不成书,该被执行人正好就是顾某。经过与执行干警联系,廉玉光立即折返回单位对顾某进行送达。
“你在我们院怎么这么多案件呀?”“某某起诉你了你知道吗?”……廉玉光见到顾某就开始“扯一扯”。一扯就是一个多小时,最后,百般不愿来法院的顾某保证一定出庭参加庭审。
廉玉光在办案的时候经常碰到当事人不配合工作。有一次她给被告张某打电话,张某信誓旦旦告诉廉玉光自己在外地的女儿家里,廉玉光给当事人讲清问题,明辨利弊后,就开始扯一扯:“那边气候好,你好好玩,出门注意安全……”廉玉光现在经常操着一口焦作方言和当事人打电话,邀请当事人到院里来“扯一扯”。
许多矛盾都化解在了这种“扯一扯”的乡情里。“有些当事人防着法官,你不和他多扯扯,多听听他说话,他就不配合工作,更不会同意调解。”在廉玉光看来,要想当好一名法官,只懂法还不够。“扯一扯”多了,就能听到更多关于事实的真相,这样才能作出既符合法理又符合情理的判断,真正实现法律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诉求。
不负春光勤耕耘
业精于勤。廉玉光说只有时刻保持勤奋学习、不懈耕耘,才能不负春光、不辱使命。
对于院里和上级法院组织的学习培训,廉玉光总是积极参加。闲下来的廉玉光爱看书,大多数都是专业书籍。廉玉光认为法官就要不停的学习,一点东西没参透,办案时很可能导致司法的不公。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案件出现新类型,法官也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思想、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廉玉光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影响了身边很多人。她用自己敬业、认真、朴素、踏实的作风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吸引了一群“迷弟迷妹”。她甚至建了一个微信群,用来和自己的“迷弟迷妹”讨论问题,共同学习。
5月11日晚上8点,本应在家休息的廉玉光受其母校河南理工大学邀请,为该校法学院学生讲了一堂名为“法学的职业选择”的法治课。
廉玉光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讲述了自己从母校毕业后到山阳区法院当一名法官的切身体会。就法学学科本身、法学专业职业选择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告诫学弟学妹们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认真学习,才能筑梦起航。
廉玉光告诉学弟学妹们说,法学让她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让人热血沸腾,怀揣梦想。“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法律职业,请注意,我们要互相尊重,建立一个有共同法律素养、互相协作、互相尊重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靠一个人的奋斗是无法实现法治的进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牺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代法律人为了中国的法治梦而奋斗不息。廉玉光通过身体力行,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不断将历史的接力棒传递给更多人,将法治的火种传递给更多人。
法槌起落间,有一种坚守叫忠诚;寒来暑往中,有一种追求叫为民。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廉玉光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创造审判加速度,确保正义不迟到。
编辑:朱建锋 程萌 郑军 吕晓燕 孔令晨
审核:刘建章
焦作中院
(601)
微信号:hnjzzjfy
走进焦作中院
感受法治力量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