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浪”太强,谁的“素质”被撞到地上?

“喂?唉!你这几天怎么……”左边是免提打电话的中年女子,右边是开着外放看视频的大爷。地铁车厢里嘈杂的声音让准备闭目养神的罗芸睡意全无。家住在贵阳市喷水池的罗芸经常乘坐地铁上下班,而这样的情景她每天都会经历。“有时候是外放视频、微信语音,还有和别人打电话,声音特别大,下班特别疲惫的时候听见很心烦。”

“音浪”太强,谁的“素质”被撞到地上?

近年来,对于地铁、公交车等场所外放电子设备声音引起各地热议。为此国内部分地方还出台相关法规以约束大众行为。《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明确规定:乘客禁止在地铁车厢内大声喧哗、播放音响。然而目前贵阳地铁、公交车、医院等公共场所手机外放情况如何?记者对部分公共场所进行了走访。

“音浪”太强,谁的“素质”被撞到地上?

早上十点,记者从沙冲路进站乘坐地铁1号线前往北京路。车厢内乘客并不多,还有不少空位。在车厢中行走观察中,记者发现外放情况很多。其中一名女乘客坐在扶手旁的座位上,手里的视频声音外放引来了不少乘客的目光。而其旁边的乘客觉得太吵起身去了后车厢,而该女士丝毫不觉,甚至还调大了手机音量。该车厢一名乘客林鸿宇下车后告诉记者:“本来就是公共场合,我觉得还是要顾及一些别人的感受。而且有时候声音太大了会听不清语音播报站点,我一般想看视频都会自觉戴上耳机,尽量不影响到别人。”

“音浪”太强,谁的“素质”被撞到地上?

中午十二点,在前往贵阳北站的一辆b2路公交车上,在车辆行驶到松花路时,突然一阵音乐声从后车厢传来,一名男子正在一边刷抖音一边笑出声,在安静的车厢里显得尤为突兀。十分钟后在到站提醒声中,该乘客才匆匆将手机关闭放进包里下车。

“音浪”太强,谁的“素质”被撞到地上?

下午三点,记者来到了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候诊大厅,多个楼层的候诊区内都坐满了前来就诊的市民。现场有不少看视频、打电话等不顾他人使用外放功能的行为。在一楼的候诊区内,一位中年妇女开着手机免提和家人通话,为了让身边的人听清楚还特意调大了外放音量。在护士的提醒下,两人走到了旁边的角落调低了通话音量。

“音浪”太强,谁的“素质”被撞到地上?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对于手机外放的行为,不单单是在地铁车厢中,公交车、候诊室、候车大厅……很多公共场合都成为了外放“音浪”的重灾区。相关法规的具体实施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成效,贵州群众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滔表示由于目前各地针对出台的相关法规都是倡议性的规定,执行也是以宣传和劝阻为主,更多是依靠公民自身素质的提升。“这其实更多的是需要靠道德约束,相关部门还是应该加大对其宣传力度,不直接处罚,但保留刚性执法的措施。而乘客也应该提高个人素质,尊重他人,戴上耳机。”

(贵州综合广播 李发静 王楚含 朱美云)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06-22 22:52
下一篇 2024-06-22 23: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