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刘源泉 文/图
2016年5月1日,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游线观光车开通,科普教育基地参观、数字地图驴迹导游、3D影院旅游公厕……同时华丽登场,带给我们的远非身心愉悦,全新的游线、全新的景点、全新的体验、全新的视觉,大自然亿万年演化的溶洞奇观,让人一睹为快、心旷神怡!——这,只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绝对的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以资源保护为目的、以井喷发展为使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彰显地方精美特色,强势推进了九龙洞景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2014年,接待游客9.8万人次、门票收入430万元;2015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门票收入451万元;2016年,元至11月接待游客15万人次、门票收入326.5万元,同时,10月27日,景区新总规划(2016-2030年)喜获国务院批准,面积由原56平方公里调整至221平方公里……成为该市获国务院批准的首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个集生态、绿色、健康、长寿、瑶池、智慧、桃源、仁义、福地、国景于一体的“天然养生馆”“健康接续馆”“花卉鉴赏馆”“生态博物馆”“人民体育馆”暨九龙全品牌“武陵福地•人间仙邑”,正呈现世人面前!
●戮力赶好“三驾马车”,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如何让游客享受优质服务感念黔东门户、黔东宝镇?如何让国家4A级景区金字招牌永放光芒、永续利用?贵州省铜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处长杨小平表示,大规划、大扶贫、大项目、大建设、大服务、大宣传,弯道取直跨越赶超,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是铜仁市引领景区大发展的优选途径!
景区一角
携手“驴迹导游”,打造智慧景区。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改进原有旅游业来提高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满意率度的智慧旅游渐成热点。九龙洞景区管理处携手企业,启动“驴迹导游项目”,打造成智能化、信息化的中国旅游示范性景区,促进资源保护、旅游服务、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今年5月25日,贵州省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管理处与广州骇特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签署“智慧景区”战略合作协议,量身定制语音导览讲解,游客通过智能手机QQ、微信、微博等扫一扫景区中任意位置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得景点图片文字介绍、收听真人语音讲解。这也标志着铜仁“智慧旅游”拉开帷幕。
——九龙洞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集山水林洞名胜古迹于一体,1979年被探测发现、1981年保护性对外开放列为县级名胜保护区、1987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批十大风景名胜区并被收录入《中国名胜大辞典》、2004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铜仁城东17公里处,背靠巍峨苍茫的六龙山、前临碧波滔滔的锦江河,在骂龙溪之右、观音山之腰,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宜人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其山,大峭壁嶙峋、雄奇险峻、漫山翠竹、绿意盎然,其洞,钟乳石林立、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神秘莫测;各种石花、石幔、石鸟、石兽等等随处可见、栩栩如生,高20米以上钟乳石柱有数十根之多,最高一根高达39.98米、直径16.4米,为世界罕见、国内之最。典型的大型天然喀斯特地貌,形成宏伟壮观的溶洞奇观,身临其境,盘桓画廊,探迷神奇龙洞、登跻观音险峰、膜拜莲池观音……惊叹大自然之奥妙,乃游景区趣乐所在。
相传,古时有三条青龙、六条黄龙相邀锦江会聚洞中,见得洞府蓬莱仙境,顿时私欲大发,皆想据为己有,于是相争不休,待到鸡鸣天亮时,谁也无法返原居,只得盘踞洞内巨型彩柱,不能脱身;山下有条小溪,九龙于此相闹,人们不得安宁,大骂烂龙不止,遂有九龙盘柱、骂龙溪名;周边优美锦江风光和东山寺、明清古居等人文景观,其美学品位观赏价值极高,是贵州重要旅游避暑胜地,自古就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赞誉。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互联网思维渗透各个行业领域,生产力大解放,以电子信息技术改进原有旅游业来提高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满意率度的智慧旅游渐成热点!”杨小平介绍,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游客爆增,建设智能旅游导览系统举足轻重,为此,管理处高度重视,携手企业,启动“驴迹导游项目”,依靠现代科技力量,采用低成本高效率互联网统筹旅游各要素联合服务模式,搭建综合旅游信息平台,提供广阔高效的客源、营销市场,让游客在产品定制支付、景点路线规划等方面享受、回顾、评价旅游过程,感受全新服务体验,打造成智能化、信息化的中国旅游示范性景区,促进资源保护、旅游服务、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新添3D旅游公厕成“景中景”。Tourismpublic toilets外观结合黔东傩文化精髓,将一个个傩面具用3D立体彩绘形式创造性展现发挥,与景区环境相互映衬、与景区主题相得益彰。记者在这些“标新立异”的旅游公厕内看到,其功能完善、免费开放、顾及残疾、专人清洁的入厕需求条件满足、悉心服务,全面提升了工作质量。
加强领导科学指导。树立生态艺术、精品旅游思维,成立以管理处长为组长的“贵州省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弯道取直跨越赶超联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增设项目策划组、规划审查组、联合执法组、督促检查组,开展规划编制审批、项目谋划推进、安全执法督查;整合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严格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由管理处编送执行;各类项目修建性详规由项目业主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后按程序分送管理处、城规委、住建厅、住建部评审通过再报城乡规划局办理“两证一书”;各类经营、产业规划由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或其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按程序报管理处审核实施;景区村民自建房由乡级初审后提请管理处现场察看审办,减存量、控增量、压体量处理,非原址地盘不得批建、非统一风貌不得批建,严禁一户住户多房、分户突击建房、随意体量建房现象发生,对乡级城镇体系规划、旅游专项规划等须符合景区规划,严防错位、交叉、重复,解决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浪费资金等问题。加大项目编制申报。按照近中远期规划要求谋划一批重大旅游观光、健康养生、基础设施项目,建立储备库,筑巢引凤栖。加快景区路网建设。实施“网络提级改造、景区连线建设”工程,推进“马岩—仁家湾、仁家湾—漾头—瓦屋”省道、“瓦屋—六龙山—谢桥”县乡道的提级改造建设;推进“寨桂—徐氏山庄、六龙山老龙头—柑溪坪—茶坪、恶滩—龙江新村—落鹅、马岩—云场坪”的连线建设;实施锦江河畔滨江步道和九龙洞、六龙山景区深山步道建设,谋划推进索道、缆车、水路旅游的通道建设,构建“天、水、陆”路交通体系,搭建全域旅游骨架;组装民俗体验、健康养生、花卉欣赏、农旅一体、旅游观光等项目,开辟精品路线、打造景源景点,发展特色精品水果、产品开发加工、自然生态食品等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实施茶园山徐氏山庄、连池庵、楞严寺,古建筑树种、名贵生物、非遗文化、历史文物等资源保护、工程修复,增强文化氛围内涵。
顽童喜龟
实施“精准扶贫”,打造金碗景区。建立景区村民住房就业、生活生产等情况资料库,强化干部职工团结发展、奋斗冲刺等集体荣誉感。
“手捧金饭碗,过着穷日子”为彻底打破景区空巢老人、留守妇儿、残疾农民这一生活困难窘局,结合移民搬迁、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实施精准扶贫、保障底线民生;发扬“跳起摘桃”精神、消除“自立山头”思想,聚智抱团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决心气魄,破解景区“合作少、群众穷、规划散、建设慢”困境。工作不进则退、慢进已退,发展景区,全域旅游,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打破“龟兔赛跑”定式思维,树立“起跑即是冲刺”意识,以大格局启发大思路、大思路谋划大战略、大战略推进大发展,全力以赴打赢景区建设大决战。
借力“党的喉舌”,打造品牌景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48字方针精神实质,要求全处干部职工、企业员工,统一思想行动、注重意识形态、肩负宣传自觉、当好党的“喉舌”,在景区言景区、在景区爱景区、在景区护景区、在景区为景区,用心、用情、用力、用功做好景区文化底蕴、特色旅游、生态建设、人文情怀等各方面的新闻舆论宣传,撑硬发展“脊梁”,努力为“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借力报刊杂志、广电网媒宣传报道经验做法,办好景区官方网、手机报、微信公众平台、博客、QQ工作群、相关活动等,在人群集中地方、重要景源景点增设LED显示屏,系统宣传法律法规、多彩景区,构建“管理处+公司+协会+乡街+上级”强劲外宣平台,共享大宣传大资源,增强景区影响力、竞争力。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求是网、央视网、央广网、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旅游新闻网、中国消防在线网、国际在线网、民主法制新闻网,西部开发网、东部报刊网、多彩贵州网及《铜仁日报》《贵阳晚报》《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新闻联播》《西部开发报》等知名刊网广电传媒曾对景区发展的“九龙模式”作过报道。
●建章立制综合治理,打造优质旅游环境
2015年5月,为打破黔东旅游发展“瓶颈”,铜仁市委市政府将成立于1981年6月原为县级铜仁市住建局下属财政拨款股级单位的管理处独立出来,上划至铜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直属全额财政预算管理副县级单位,核定编制19人,设处长1名、副处长3名,领导职数6名,内设办公室、财务科、规划建设科、执法安全科、经营管理科5个正科级科室开展工作,同年9月,贵州省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科普馆被命名表彰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2016年2月,为顺应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开辟景区新线、发展全域旅游,重新组建管理处班子,以杨小平同志为首的新一届管理处领导集体,开拓进取,不等不靠,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带领全体机关干部“联姻”净山旅投公司诸企员工创新模式埋头苦干,内生动力外树形象,抓重破难抓出特色,推进景区旅游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旅游”“大数据”建设基调,提出“凝智聚力开发新景、悉心服务提升质量、振奋精神再攀高峰、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暨“建成天然养生馆、健康接续馆、花卉鉴赏馆、生态博物馆、人民体育馆的九龙全品牌‘武陵福地•人间仙邑’”发展要求,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景区新思路,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立意深远,是旅游理念的创新、是顺应形式的发展!催人奋进,影响深远!
水母
成立景区规划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依法依规初审各类修建性详规项目,出台《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详细规划编制调整工作》《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等以及森林防火、地质灾害、水上运输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游客集散分流等应急预案,建立“景区管理处+各乡镇街道+市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的联合执法、倒查追责机制,推进景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组建执法巡查队伍,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刚柔并济遏制两违、打击破坏森林行为,迄今无一起森林火灾安全事故发生的亮点受《贵州日报》《铜仁日报》关注报道;实行景区水上营运特别准入制,加强现有游船快艇监管,成立行业协会、统一管理经营、保障水上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实行备案执证经营、诚信服务通报挂牌、预防减少安全事故。
今年3月,《践行五大理念,决胜全域旅游——关于破解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发展症结的思考》《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为铜仁全域旅游发挥载体作用》等课题立项;6月,管理处《全面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出台;8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竞赛活动成果汇编》初稿完成;10月,管理处新调整的《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使规划面积从原56平方公里调整为221平方公里。以活动开展为契机、以新总规划为总揽、以上级文件为纲领、以全域旅游为导向,将有效经营机制、科学管理手段、成熟旅游品牌引入,强势推进景区发展弯道取直、跨越赶超,优质旅游环境形成!
“2008年至2011年成功创建九龙洞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推进政企分开、全面升级改造洞内灯光等基础设施,2012年至2016年先后实施入口服务区至景区洞口道路建设、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市梵净山旅游投资公司接管九龙洞旅投公司,搭建融资平台,建成购物商场、休闲茶楼、供水系统、管理用房、科普展示馆等工程!”据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陈红艳介绍,管理处自成立迄今,走过了35年艰苦历程,现已形成科学统筹的推进、责任、投资、服务体系。“岗位技能大练兵”“点钞竞赛”等活动有针对性开展,搭建激励人才、业务竞技、检验工效的有效平台,培养精神状态好、工作有激情的技能娴熟、责任心强、勇挑重担精兵;结合“两学一做”开展“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提高红线责任意识,克服麻痹侥幸心态,时刻绷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根弦,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发现纠正安全隐患;联姻公安、工商、稽查、运管、执法大队、合资公司、旅游质检等部门组成100余人综治小组,整治周边旅游环境、规范导游服务言行、文明经商合法经营、有序接待八方游客;以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为政策依据,评选“五星级商户”,放开旅游协会行业准入市场、同行同价优惠集聚各方游客、鼓励旅企合作外地景区经营。
●完善设施开发新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景区一角
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显著!引进、培育、发展、壮大景区企业,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合作共赢”原则,坚持“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个体经营”多元化投资运营模式,一改景区独家经营局面,激发旅游经营活力!先后获得多彩贵州最美旅游新名片、文明景区文明单位系列荣誉,涌现一大批身边好人、先进典型。管理处耗资6000万元实施升级,精心打造景区新游线、重点开发旅游新产品,新开拓观光游线4.6公里,满足游客乘车上山需求;协调各方资金30余亿,修建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道路、停车场站、仁家湾桥等基础设施,筑剿引进温泉度假庄园酒店、盆景奇石园等,景区“一环四连线”交通格局形成;捆绑策划漾头、瓦屋、灯塔等乡镇25处景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做大做强、做美做特,严防盲目跟进、千篇一律、浪费资源;抓住骂龙溪村生态移民搬迁机遇,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风味小吃、垂钓等特色产业,打造旅游新村,帮助56户199人脱贫奔小康;合理安排二三级景区项目建设,杜绝大挖大建破坏面貌现象;拾遗补缺调查核实穿岩、龙王沟、油房湾、东瓜坨、客兰寨、楞严寺、荒田冲峡谷景观景点;以徐氏山庄为龙头,深入挖掘民俗文化、重点修缮文物建筑、编制历史文化丛书、普查名贵动植物种、收集珍稀图片资料、建立工作开展台账、二维条码登记管理、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利用灯塔街道半坡田村黄腊洞瀑布等“部分区域地势平坦、能看瀑布整体壮景”的优势,取意中国古代山水“远观近藏”意境,为游客合影、休憩、观赏提供最佳场所;交流沟通凝聚共识,规避管理不利因素,推进整体连片开发,从而实现:2016年,争取各类投资10亿元、2017年达到20亿元、2020年达到100亿元,基本完成旅游公路、产业道路、观光步道、旅游公厕等设施建设,互连互通景源景点,乡村生态旅游共体。目前,一条连通九龙洞、云场坪、茶园山、六龙山、北峡谷、南峡谷诸景的索道暨“六龙山道教文化园”大工程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规划筹建中,形成“陆地、空中”两条通道,彻底打破旅游交通瓶颈、拉开旅游发展骨架、形成全域旅游格局!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